有时候你真得承认一句话:这世上最离谱的事儿,从来不是编剧写出来的,而是现实硬给你掀桌子的。
你说尼姑庵是干嘛的?青灯古佛、日夜念经、远离尘世?不,你那是看多了电视剧,现实版本的,有黑丝、有假发、有宝马,夜店都能跳成法会。
你要问谁干的?释智定,东北姐们,原名史爱雯,最后把尼姑这活儿整成了项目管理。
先别急着骂,这姐们可不是从庙门混进去的,是精算过的投资型出家。
进庙不是修行,是看中了这门“生意”
90年代,她琢磨了一圈,觉得香港身份最值钱。于是先找了个香港老实人嫁了,拿到身份立马离婚,这一招干净利落。然后她开始盯上佛门,原因简单:
——不用交税,香火滚滚,信众一堆,好骗。
展开剩余81%2002年,她拜了个老和尚为师,起了个法号叫“释智定”。听起来很有佛缘对吧?
你再往下看,才知道她其实姓“精明”。
她先在定慧寺混了个住持的位置,然后开始一顿“搞装修+搞慈善”的连环操作:庙破?众筹!香火淡?请媒体!信众少?弄直播!
讲真,她就是拿着运营公司那一套在管庙,别人修庙靠功德,她修庙靠项目路演。
白天念经,晚上蹦迪,尼姑整得比网红还潮
这可不是编的,是香港廉政公署查出来的。
她白天穿着袈裟在庙里念经,哭诉说庙穷得叮当响,要修缮,要供奉,要印经书,结果捐款呼啦啦往她兜里灌。信众还感动得不行,说她“清苦修行”,佛心深重。
结果到了晚上,人家直接换上黑丝,戴假发,踩着高跟鞋开豪车直奔五星级夜店,香槟一杯接一杯,朋友圈发的都是奢侈品。
她房间有几个衣柜你知道吗?九个。塞的不是袈裟,是LV、爱马仕、纪梵希,还有法国高端护肤品,按盒分类,保质期都记着。
说难听点,她是披着袈裟的PRADA女郎。
不止黑丝,还有婚礼,还是在庙里办的
你以为这就完了?她还在庙里给自己办了婚礼,跟两个和尚“轮番结婚”,还帮他们弄香港身份,假结婚换身份,这操作直接从宗教跨界到移民中介。
她手法极细腻:前后帮两个和尚办身份,一个结了离,一个离了结,钱收得稳稳的,人送得干干净净。
庙门外头香火旺,庙门里头“移民办证”,你说佛祖要是真显灵,能不一巴掌劈死她?
从尼姑庵到风月场,全赖这种人,民国就玩明白了
其实你以为这事是现代才有?民国就整得飞起。
广州那会儿有个叫全赖的,原本是苏州名妓,后来嫁富商,男人破产她卷钱跑路,一头扎进尼姑庵里出家了。
可她没打算真念经,她是去整生意的。
进庙第一件事:把貌美的尼姑单拎出来,统一培训、统一妆容、统一接客。青楼不好做了,尼姑庵改成了贵人们的“高级俱乐部”,连达官显贵都爱来。
你现在看那些老广州的记载,“七大名庵”,表面是清修重地,背地里是夜上海再生版。
最讽刺的是,那些长相普通、出身贫寒的老尼姑,真在庙里扫地挑水,活得像下人;而被包装过的小尼姑,天天梳头化妆、喝茶应酬,活得像明星。
信佛的穷,搞钱的香。
释永信也塌房?别装惊讶,这条路他前辈都走熟了
你看前阵子释永信又上热搜了,又是豪宅、又是豪车、又是境外账户,网友气得直呼“少林CEO”。
但说真的,你别装惊讶。他们走的这条路,全赖铺的砖,释智定修的栏杆,释永信就是踩着梯子上的楼。
别再对庙门有什么幻想了,这世道里,谁拿“信仰”当盾牌,谁最会搞钱。
佛法?他们不念。他们念的是捐款转账、身份置换、商业运营。
庙是庙,人是人,别再混为一谈。
别让真修行的人,被“黑丝师太”连锅端了
这世道糟就糟在,有几个败类就能把一大票真心修行的人拖下水。
你以为庙里全是诈捐的?也不见得,还是有很多老尼姑真在庙里过日子,种菜扫地一辈子没沾过香槟味。只是他们被这些“穿黑丝的师太”挡在了舞台背后。
我们不是不信佛,而是不信披着佛皮干人事的“项目经理”。
“释智定”这种人判得太晚,查得太浅。希望下一个出事的,不用再等十年才有人动手。
愿庙门清净,别再让夜场味熏上佛像。
发布于:河南省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